Wei, D M Jiao, H B Liu, Y T Zhao, J Hanbai, B Y L Tong, J Wang, B Y
Published in
Zhonghua gan zang bing za zhi = Zhonghua ganzangbing zazhi =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目的: 探讨基层医生对酒精性肝炎诊断的现状。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内蒙古通辽市传染病医院诊断明确的酒精(乙醇)相关性肝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美国国家酒精滥用和酒精中毒研究所推荐的酒精性肝炎诊断标准,对临床诊断的酒精性肝炎进行一致性判断,然后应用国际指南推荐的酒精性肝炎严重程度评估模型,包括Maddrey判别函数、终末期肝病模型、格拉斯哥酒精性肝炎评分和ABIC(年龄、总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值和肌酐)评分等对本组病例中的酒精性肝炎进行评估。 结果: 79例酒精(乙醇)相关性肝病患者中男性75例,女性4例;年龄27~75(51.1±8.8)岁;饮酒量(折合纯乙醇)60~600 g/d[(148.8±76.6)g/d];持续饮酒时间4~50年[(23.9...
Yang, S Q Yan, H D
Published in
Zhonghua gan zang bing za zhi = Zhonghua ganzangbing zazhi =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慢性肝病由于其发病的隐匿性,经常在出现失代偿事件后才就诊从而导致其死亡率居高不下。肝纤维化无创检查可以帮助慢性肝病患者早期诊断及干预。这些检查在医院人群中得到了广泛验证,但它们在社区人群中的价值尚不清楚。近年来,国外已有许多针对社区人群进行无创检查的研究,这些无创检查工具均能在社区人群中筛查出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患者。进一步研究发现,针对具有肝病危险因素(大量饮酒、2型糖尿病、肥胖)的社区人群进行筛查,能更加高效地筛出社区人群中的慢性肝病患者。总之,相较于传统的依赖于异常肝功能化验的社区筛查,无创检查可以在社区人群中发现到大量之前未被发现的肝病患者。针对无创检查在社区人群中筛查慢性肝病展开讨论,以便于在我国寻找一条开创性的社区无创肝病筛查路径。.
Wu, L Tang, Z G Li, S W Wang, W Ye, L Yao, L C
Published in
Zhonghua gan zang bing za zhi = Zhonghua ganzangbing zazhi =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外泌体是一种生物纳米小囊泡、直径约30~100 nm,机体中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均可以合成、分泌、释放。最新研究发现,外泌体中包含多种功能蛋白质、mRNA和microRNAs (miRNAs)等,在细胞间进行物质传递和信息交流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肿瘤细胞分泌的相关外泌体miRNA,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过程均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研究肿瘤相关外泌体miRNA,将有助于从肿瘤基因调控视角去研究肿瘤进展的作用机制,并挖掘新的肿瘤标志物,有助于肿瘤早期诊断、治疗及疾病监测和预后评估。.
Huang, Z Wang, M L Ji, Y Luo, R K Rao, S X Zeng, M S
Published in
Zhonghua gan zang bing za zhi = Zhonghua ganzangbing zazhi =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目的: 探讨化疗引起的肝脏结节性再生性增生(NRH)的MRI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9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0例化疗引起的肝脏NR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图像。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49.8±9.7)岁。18例患者行常规Gd-DTPA增强MR检查,2例患者行肝胆特异性对比剂(Gd-EOB-DTPA)增强MR检查。图像分析包括病灶的数目、部位、大小、形态、平扫信号强度、增强特征等。在表观扩散系数(ADC)图上测量病灶ADC值及周围肝实质ADC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者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结果: 20例患者共36枚病灶,均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分别为肝右叶23枚(63.9%)、左叶12枚(33.3%)、尾叶1枚(2.8%);病灶平均大小为(15...
Cai, B Y Hu, Y Y Feng, Q
Published in
Zhonghua gan zang bing za zhi = Zhonghua ganzangbing zazhi =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现已成为常见的肝脏代谢性疾病,但尚无公认获批的治疗药物上市,探索相关治疗药物迫在眉睫。多项研究结果显示肝脏特异性表达的甲状腺激素受体β在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甲状腺激素受体β开发的T3类似物和甲状腺激素受体β特异性激动剂,在多个研究结果中显示能抑制肝脏甘油三酯合成,增加肝脏胆固醇清除,减少脂质沉积,同时部分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促进糖代谢,改善炎症,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极具潜力的治疗药物。现对以甲状腺激素受体β为靶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机制、临床研究及药物研发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提供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新思路。.
Wu, X W Huang, Z X
Published in
Zhonghua gan zang bing za zhi = Zhonghua ganzangbing zazhi =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重症酒精性肝炎易合并感染,与糖皮质激素的应答及预后相关。糖皮质激素可增加严重感染和真菌感染的发生。其中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侵袭性真菌感染亦不少见。早期诊断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是重症酒精性肝炎合并感染的重要手段,在确定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风险后应及时制定覆盖多重耐药菌的抗感染策略。.
Zhang, D B Zhang, K W Lu, D H Li, W X Xu, R T Li, K Liang, K Cui, M Z Dong, J J Li, M G
...
Published in
Zhonghua gan zang bing za zhi = Zhonghua ganzangbing zazhi =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目的: 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途径联合AngioJet血栓抽吸技术治疗急性门静脉血栓的中短期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研究河南省介入治疗中心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63例急性门静脉血栓患者资料,其中男性49例,女性14例,年龄35至61(46±5)岁,实施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途径联合AngioJet血栓抽吸术,实施(或不实施)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以及根据患者病情同期实施(或不实施)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栓塞术。术后定期随访3至33(22±3)个月观察疗效。 结果: 技术成功率100%,术后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流恢复通畅,胆道损伤2例,未处理;肝内动静脉瘘2例,同期给予超选择动脉栓塞;随访期间,门静脉完全再通47例(74.61%),部分再通13例(20.63%),门静脉完...
Sun, X H Liang, J Wang, Y L Han, T Xu, S S
Published in
Zhonghua gan zang bing za zhi = Zhonghua ganzangbing zazhi =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中慢性牙周炎的发病情况及特点,初步探讨肝硬化患者牙周炎发病的风险因素及其与营养评分的关系。 方法: 纳入2018年6月至9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肝内科住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163例及同期该院140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牙周检查、生物化学检查及口腔卫生习惯的调查。对2组人群的牙周炎患病情况进行比较,并对重度牙周炎的风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 肝硬化患者中慢性牙周炎患病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Yang, H L Gao, G D Liu, C L Rui, F J Guo, Z Y Ren, W H Li, J
Published in
Zhonghua gan zang bing za zhi = Zhonghua ganzangbing zazhi =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29.81%。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为日益增长的肝硬化和肝癌的原因之一。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适的动物模型进行临床前研究,对于阐明其发病机制至关重要。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常见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物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Sai, W L Wang, L Sun, J Y Yang, J L Yao, M Yao, D F
Published in
Zhonghua gan zang bing za zhi = Zhonghua ganzangbing zazhi =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目的: 探讨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家族成员Krüppel样因子5(KLF5)对肝细胞癌(HCC)诊断与预后评估的价值。 方法: 按自身配对法收集126例HCC术后癌及非癌组织(距离癌组织边缘3.0 cm以上)制作芯片,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KLF5表达,并分析其表达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价值。收集222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并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测定其KLF5水平;以同期40例正常人血清为对照,以评价KLF5异常对良、恶性肝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对数据进行t检验、Z检验或χ(2)检验。 结果: HCC组KLF5表达阳性率为95.2%(120/126),显著高于非癌组的38.9%(49/126;χ(2) = 14.385,P 800 ng/ml和AFP > 25 μg/L为界,诊断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