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fordable Access

Publisher Website

Effects of climate and human activity on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 of amphibians in China.

Authors
  • Mi, Chunrong1, 2
  • Huettmann, Falk3
  • Li, Xinhai1
  • Jiang, Zhongwen1, 2
  • Du, Weiguo1
  • Sun, Baojun1
  • 1 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Biology,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China. , (China)
  • 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China. , (China)
  • 3 EWHALE Lab, Department of Biology and Wildlife, Institute of Arctic Biology, 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 Fairbanks, Alaska, USA.
Type
Published Article
Journal
Conservation Biology
Publisher
Wiley (Blackwell Publishing)
Publication Date
Dec 01, 2022
Volume
36
Issue
6
Identifiers
DOI: 10.1111/cobi.13964
PMID: 35674098
Source
Medline
Keywords
Language
English
License
Unknown

Abstract

两栖动物是陆生脊椎中最受胁的类群, 中国两栖动物的受胁状态更为严峻。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深刻影响着物种的分布和种群动态。传统生态学认为大尺度上的物种分布格局主要受当前气候和物种扩散能力的影响。近几百年来, 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 其对物种分布的影响也日益加强。中国幅员辽阔, 自然环境类型多样, 同时人口众多。然而, 目前尚不知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着中国两栖动物当前的分布格局?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否已经超出了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通过三种方法收集了中国两栖动物的分布数据, 包括615篇文献, 网上公开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 最终获得中国196种两栖动物的25826个分布点。并将这些数据用于预测两栖动物当前潜在分布区, 用实际分布点代表其当前实际分布区, 实际分布区和潜在分布区的比值来代表每一物种对其潜在分布区的占据状态。为了减少不确定性, 我们使用了三种回归模型 (beta 回归、广义增强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 , 在物种尺度和地理空间尺度上分析人类活动因子 (人口密度、人类足迹、农田比例) , 气候因子 (年均温、年均降水量, 古气候变化) , 以及物种分布的海拔范围和分布区大小等因素对当前中国两栖动物分布占据的影响。三种回归方法的结果一致。在物种尺度, 降水是影响中国两栖动物空间分布格局的最重要因素, 其次是物种的分布范围。生活在湿润区域以及分布面积大的物种其占据潜在适宜栖息地的比例更高。人类活动的影响尚不明显。在地理空间尺度, 降水依然是影响中国两栖动物当前分布格局的最重要因子。分布占据高的区域在中国的东南部, 这和中国当前的降水空间分布格局一致。中国的东南部是两栖动物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之一, 但预计在气候变化情景下降水量将减少。因此, 未来这些区域的两栖动物很可能向西北方向迁移, 这将影响未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Report this publication

Statistics

Seen <100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