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 search
with 知識分享 as keyword
pei-yun, lai
[[abstract]] 由於資訊之不對稱性、專業醫療知識的內隱性,身為知識工作者的醫護人員,如何統合自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與日積月累的寶貴經驗,並藉由社會互動來進行知識移轉,使醫療行為與體系能日復一日的運行,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本研究目的為聚焦於個人層級,探討醫學中心醫護人員間之社會互動所產生的知識分享行為,以期提供更多理論與實務意涵。研究方法為針對奇美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長庚醫院、大林慈濟醫院等國內幾家大型醫學中心之醫護人員作全面問卷調查,以迴歸分析探討醫護人員間,不同的知識分享因素對學習績效與創新能力的影響。 本研究實證結果發現:(一)知識擁有者的能力與可信度,對社會互動有顯著之正向關係;(二)知識需求者的能力與積極度,對社會互動有顯著之正向關係;(三)社會互動對知識分享亦有...
li-luen, shiu
[[abstract]]網際網路的變革,帶動了虛擬社群的快速成長,並已成為現代社會最主要的知識分享平台。人們為了各種不同的目的,在虛擬的世界進行溝通與交流,使得人際互動的管道更加多元,也讓知識的流傳更無遠弗屆。然而,社群的成功並不是必然的,一個成功的虛擬社群,不僅要吸引使用者進入瀏覽參與,更要激發使用者的興趣,進而分享知識。唯有使用者持續不斷地參與,才能確保虛擬社群之永續經營。 有鑑於此,本研究以科技接受模型為基礎,並加入知覺安全性與信任兩構面,藉此提出一個虛擬社群成員持續分享知識、資訊意圖之解釋模型,試圖找出線上使用者決定接受互動社群網站並持續參與、分享的關鍵因子。本研究抽樣對象為216位BBS的社群成員,採網路問卷調查方式進行資料的蒐集,並使用AMOS 來進行SEM 分析,以檢驗本研究模...
huei-mei, wang
[[abstract]]虛擬社群是一個藉由網際網路傳達知識的交換平台,社群成員在具有共同興趣的情況下,可在該環境中與他人交換意見及想法,以獲得更進一步的資訊。然而,對極具高風險及不確定性的虛擬社群而言,社群成員為什麼要幫助陌生人,以及如果可以利用搭便車(free-ride)的方式參與社群,則使用者為什麼又要貢獻己身知識於他人的知識分享行為議題,已被許多學者廣為討論。本研究根據過去研究發現,信任和承諾即是維繫個人與社群的重要關係因素,但回顧過去文獻發現,以往與信任和承諾相關之研究,大多以探討電子商務、行銷和組織情境的承諾建置與發展居多,鮮少學者探討信任或承諾對知識分享行為的影響為何,亦沒有學者探討信任發展型態與承諾發展型態間的關係,故本研究依據過去學者之論點,建構出一整合信任和承諾因素對知識分...
chiao-chao, chen
[[abstract]]隨著網路的普及,科技進步迅速,帶動了知識平台的趨勢,也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網路使用者可輕易地跨越地域限制,從網路取得各式各樣資訊與服務。因此,瞭解知識平台運作的關鍵成功因素為一重要課題。 本研究以Rogers(1983)的創新擴散理論為基礎,探討影響知識擁有者採用知識平台之關鍵因素,並依採用階段分為「未採用」知識平台的知識擁有者與「已採用者」兩種不同觀點,並應用模糊層級分析法(Fuzzy AHP)來找出其因素權重,並比較其不同觀點的差異,最後以行銷角度提出未來擴展之建議,提供學術及實務上擬定相關策略之參考。 / [[abstract]]With the growth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trend of knowledge plat...
jenn-maw, cheng
[[abstract]]過去雖有些學者研究,管理者如何制定激勵機制,來達成組織成員知識分享的績效;但是,少有學者針對組織成員知識分享議題,建構一完整性的群體知識分享研究模型,並進一步提出實證研究。本論文目的試從知識統治微觀基礎的觀點(knowledge governance approach KGA),建購一個組織成員群體知識分享的整合理論,與探索各研究構念之間的因果關係。此整合性群體知識分享研究模型,包含四個知識統治機制的自變數:準整合、互動學習、共享瞭解、共享價值觀,一個知識流的中介變數,與一個群體知識分享績效的應變數。另外,在知識流與群體知識分享績效之關係間,存有長期對短期、利潤制對非利潤制、擁有股權對非擁有股權契約的三個干擾變數。 本論文採實證調查研究,針對台灣半導體前後端價值鏈知識...
chien-heng, yeh
[[abstract]]網際網路(Internet)的蓬勃發展促使虛擬社群快速成長。許多人因尋找知識解決工作上的問題而參與虛擬社群,特別是專業虛擬社群。然而,虛擬社群沒有豐富知識內容,其存在價值將是受限的。在此動機下,本研究整合社會資本理論與社會交換理論建構一個研究模型,探討在虛擬社群影響個人知識分享意願的因素。本研究針對Delphi K.Top 虛擬社群成員透過問卷調查方式,進行實證研究。研究結果顯示,信任(關係面)、知識編撰心力(成本)、樂於助人(內在效益)均顯著影響外顯與內隱知識分享意願。認同(關係構面)顯著影響內隱知識分享意願但對於外顯知識意願無顯著影響。最後,社會互動連結(結構面)、共同遠景(認知面)、互惠(外在效益)對於外顯與內隱知識分享意願均無顯著影響。 / [[abstrac...
yu-wha, jeng
[[abstract]]本研究將組織中知識分享的過程視為一種交易過程,並從組織-個人的觀點探討影響組織中知識分享的因素。由於過去較少有研究採用此觀點,故本研究整合社會資本理論(Social Capital Theory)、交易成本理論(Transaction Cost)與代理理論(Agency Theory)建構出一個研究模型,探討組織中的社會資本對於組織成員間知識分享負面因素與正面因素的影響,進而瞭解組織中成員知識分享的意圖與行為。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使用PLS進行結構方程模式分析資料之結果,大多傾向於支持本研究所提出之假說,本研究有以下發現:(1)組織成員的「知識分享意圖」對「知識分享行為」有正向顯著的影響;(2)組織成員們相互「信任」的程度對組織成員的「知識分享意圖」有正向顯...
yu-ren, yen
[[abstract]]虛擬社群已成為分享興趣、建立友誼、產生幻想或是進行交易的場所,透過參與虛擬社群結識許多志趣相同的朋友,分享彼此的工作經驗或是共同興趣,許多知識工作者因為工作與任務需要,亦轉向虛擬社群尋找知識與張貼問題求助。然而網路低轉換成本的特性使得參與者經常叛離社群,造成虛擬社群發展的瓶頸問題。本研究以承諾信任理論為基礎,發展研究模型以探討社群成員的持續使用意圖,並檢證承諾信任理論在虛擬社群的適用度。 本研究以臺灣的程式設計俱樂部社群之488位會員為實證對象,進行問卷調查。資料通過樣本穩定性分析,並採用結構方程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進行結構化分析。研究模型的配適程度與變異解釋力優於過去的幾項相關研究,由徑向係數及有效程度的比較,發現承諾對...
chih-ta, shih
[[abstract]]本研究整合經濟理論與社會理論觀點,藉由代理理論、社會交換理論、社會資本理論以建構出一個研究模型,並進一步探討影響個人在組織中知識分享行為的因素。首先綜合各學者的相關理論及實證研究為基礎,以推導並建構出本研究模式及研究假說,針對本研究依據代理理論、社會交換理論與社會資本理論所發展之概念性模式及研究假說進行驗證,再利用調查研究法蒐集資料,並以結構方程模式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針對回收之問卷,進行資料分析與模式驗證。 研究結果顯示,知識分享者的內隱契約(implicit contract)受目標衝突(Goal conflict)、風險規避(Risk averse)與投機主義(Self-interest)等因素的影響,因而影響...
chun-ming, chang
[[abstract]]知識虛擬社群提供一個讓擁有共同興趣的成員能夠相互交換知識的平台,但是此類社群並沒有明確的規範可以確保知識貢獻者所幫助的成員,在未來會提供相對的利益以及協助回饋知識貢獻者的幫助,從賽局理論的觀點而言,如此會導致社群成員對於知識分享充滿不確定感,進而降低他們的知識分享意願。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於提出一個整合模式,探討影響信任發展的因素以及信任對於知識分享行為的影響,根據信任建立機制的文獻,本研究認為建立知識虛擬社群成員的信任的機制可以區分為四種-經濟基礎、關係基礎、自律行為以及資訊系統基礎等機制,從上述的四種機制,本研究共提出九項影響信任發展的因素,包括知識成長、問題回應、社會互動鏈結、共同遠景、心理合約履行、社群意象、知識分享效能、資訊系統品質、服務品質以及知識品質。本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