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Ying Chu, Jian-Zi Geng, Jing-Ran Guan, Feng-Li Zhang, Shuan-Cheng Ma, Yu-Cong Zuo, Qian-Qian Jing, Xiao-Zhao Du, Hui-Lan
Published in
Anatomical record (Hoboken, N.J. : 2007)
寒凝血瘀证是妇科临床常见证候。然而目前关于妇科寒凝血瘀证的分子机制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妇科寒凝血瘀证的发生和调控机制,为妇科寒凝血瘀证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运用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筛选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寒凝血瘀证患者和健康女性的血浆蛋白。基于“异病同证”理论,将各组获得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交集映射以获取共有的差异表达蛋白。将交集部分的妇科寒凝血瘀证差异表达蛋白与课题组前期依据“同病异证”理论所获取的妇科寒凝血瘀证差异表达蛋白再次进行交集映射以获取两部分所共有的妇科寒凝血瘀证差异表达蛋白。将共有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后续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所挑选的目标差异表达蛋白进行验证。共筛选出67个共有的妇科寒凝血瘀证差异表达蛋白,包括33...
Li, Xiang Liu, Shan Liu, Hao Zhu, Jia-Jie
Published in
Anatomical record (Hoboken, N.J. : 2007)
针刺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几十年里受到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针刺与电针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胃肠道疾病患者。由于症状的复发,或有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患者经常寻求通过针刺来控制症状。对于功能性胃肠疾病、便秘、胃食管反流病、炎症性肠病、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胃轻瘫等患者,临床证据表明针刺治疗可能会获益,最常用的穴位选自大肠经、胃经、膀胱经和脾经。针刺的作用机制涉及神经、胃肠动力和内脏高敏的调节、抗炎、肠道菌群改善和肠道屏障修复等。随着方法学的进步,精心设计的临床试验逐渐增多,这将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和胃肠病学家对针刺应用于胃肠道疾病管理的意识。.
Wang, Dan Zhang, Jinling Yang, Daye Wang, Junying Li, Jia Han, Yongli Kang, Zhaoxia Zhang, Hongxing
Published in
Anatomical record (Hoboken, N.J. : 2007)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发病率高。电针治疗FD由来已久。本研究旨在探讨电针对FD模型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其机制。将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及造模组。采用多因素干预法建立FD大鼠模型。在实验一中,将造模成功的F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FD模型组,电针组,针刺组。电针及针刺持续14天,每5天记录体重和食物摄入量。在实验二中,将造模成功的F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FD模型组、电针组、针刺组、电针+ TAK242组和TAK242组。电针及针刺持续14天,TAK242注射6天。采用ELISA测定血清IL-6 和TNF-α含量;WB检测十二指肠TLR4, Myd88, NF-κB p65, p-NF-κB p65, TRAF6, ZO...
Han, Yaxue Yang, Zi Fang, Shan Zhang, Mengqing Xie, Zhijun Fan, Yongsheng Zhao, Ting
Published in
Anatomical record (Hoboken, N.J. : 2007)
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应对该病并探索中医药治疗的方法,本项研究基于其临床表现,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总结前人留下的宝贵的治疗经验。首先收集大量古代与该病症状相似的医案,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在中医智库(https://www.zk120.com/)中查找从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至中华民国(1912-1949)时期包含关键词瘟、疫、疠、瘴的医案。随后,用EXCEL分类医案中与该病相关的症状及其所使用的方药。最后,利用中医传承发展平台(TCMISS) 2.5版创建了中医治疗的医案数据库。研究结果共收集263份包含该病相关症状的医案,并根据挖掘出的药物组合锁定人参败毒散、五苓散、小柴胡汤、大承气汤、大柴胡汤、苓桂术甘汤及清瘟败毒饮,同时发现治疗该病的高...
Wang, Liyuan Yu, Tianyang Dong, Feixue Xu, Jiayu Fu, Jin Sun, He
Published in
Anatomical record (Hoboken, N.J. : 2007)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视神经疾病, 具有视网膜节细胞 (RGCs) 丢失的特点。前期研究发现通窍明目方能够减轻视网膜和视神经损害, 但其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阐明。本研究采用谷氨酸制备 RGC 损伤模型, 并通过含有通窍明目方的血清 (以下称 "通窍明目方血清") 处理。在谷氨酸诱导的 RGC 损伤模型中, 我们观察到细胞活性随谷氨酸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而自噬相关指标LC3 和 Belicin-1 的表达则升高。腺病毒转染实验显示, 谷氨酸明显地促进了 RGCs 的自噬通量。值得注意的是, 通窍明目方血清能够抑制 RGCs 自噬相关指标的表达, 减少 RGCs 的自噬通量, 并逆转谷氨酸对 RGCs 的伤害。随后, 采用 PI3K 通路抑制剂 LY294002 干预 RGC 自噬模型, 发现...
Wu, Liyan Lu, Zengsheng He, Beihui Yu, Jianshun Yan, Maoxiang Jiang, Jianping Chen, Zhiyun
Published in
Anatomical record (Hoboken, N.J. : 2007)
背景和目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 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的重要疾病阶段。胡柚皮黄酮 (PTFC) 在改善 NASH 各种症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是其具体的调控机制仍未研究清楚。我们前期的高通量研究显示, CCL2/CCR2-PI3K-Akt 信号通路是调控肝脏炎症反应的关键信号通路。PTFC可能通过调控 CCL2/CCR2-PI3K-Akt 信号通路来改善 NASH 肝脏炎症反应。. 方法: 通过高脂饮食建立NASH动物模型, 并用 PTFC 进行干预。运用HE染色和油红 O 染色来观察肝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利用 Western blotting 技术 和 real time- PCR 技术来检测肝脏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采用液相悬浮芯片技术来检测肝脏和血清...
Zhu, Yang Wang, Jingya Yao, Lin Huang, Yunxuan Yang, Haitao Yu, Xiaojiang Chen, Xinghua Chen, Yongjun
Published in
Anatomical record (Hoboken, N.J. : 2007)
由于现代社会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逐渐增加,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出现了较高的发病率。我们之前的临床研究已经证明了电针(EA)对CFS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然而, EA治疗CFS的机制仍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 我们考察了EA对CFS小鼠模型心脏功能的作用以探索其潜在机制。将小鼠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 CFS组以及CFS小鼠接受EA干预(CFS + EA)组。在行为学评估和心脏超声测量后, 收集小鼠的血液和心脏组织进行生化检测, 随后我们还评估了当L-精氨酸上调一氧化氮(NO)水平的情况下, EA干预CFS小鼠模型的作用。结果表明, EA改善了运动和心脏功能。同时, EA可抑制持续强迫游泳应激小鼠的心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和血清NO水平。此外, L-精氨酸给药可增加血清中的...
Deng, Kaili Dai, Ze Yang, Ping Yang, Dongxue Zhou, Yuping
Published in
Anatomical record (Hoboken, N.J. : 2007)
摘要:黄芪汤, 又名黄芪六一汤, 始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由黄芪和甘草组成, 是中医临床治疗慢性肝病的常用方剂, 尤其在肝硬化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黄芪总皂苷(AST)是黄芪的主要成分, 甘草酸(GA)是甘草的主要成分。本研究通过LPS 孵育建立巨噬细胞活化模型, 观察其分泌的外泌体对肝星状细胞 (JS1) 的影响, 进一步采用 AST 联合 GA 预处理巨噬细胞, 观察其干预效应。将各组外泌体分别与 JS1 细胞共培养, 检测各组 JS1 细胞的增殖情况、活化状态及关键信号通路激活情况。研究发现 LPS 诱导的巨噬细胞外泌体可以显著增加 JS1 细胞Col1、α-SMA 表达水平, 促进 JS1 细胞的活化。然而, 对巨噬细胞进行 AST 联合 GA 的预处理后具有显著的逆转作用。同时...
Zhu, Binbin Zhou, Yanling Zhou, Weijian Chen, Chunqu Wang, Jianhua Xu, Shujun Wang, Qinwen
Published in
Anatomical record (Hoboken, N.J. : 2007)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中枢炎症的详细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确定电针刺激 (EA) 是否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来改善 POCD。本实验将接受手术的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 1 (APP/PS1)和同窝野生小鼠各20只, 随机分为非电针组(WT-C和APP/PS1-C)和电针组(WT-E和APP/PS1-E)。与非电针组相比, 电针组小鼠在阑尾切除术前一周分别在足三里(ST36)、曲池(L111)、百会(GV20)和大椎(GV14)穴位进行电针。新物体识别和莫里斯水迷宫测试用于评估小鼠学习和空间参考记忆缺陷, 而海马样本和粪便样本分别用于中枢炎症因子测试和 16S-rRNA 测序评估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果发现:在APP/PS1小鼠中, 电针组改善了空间记忆和学习缺陷。非电针组APP/PS...
Liu, Ji-Yan Li, Xiang
Published in
Anatomical record (Hoboken, N.J. : 2007)
摘要: 中医证候的规范化、客观化和本质研究影响中医证候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本研究对 2006 年-2020 年收录于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WoSCC) 数据库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xpanded) 的253篇相关文献 (224篇论著和29篇综述) 进行了文献计量学和内容分析法分析,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家、机构、期刊、作者和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证候的规范化、客观化和本质研究的高产机构和高影响力作者主要集中在中国;在 2012 年刊发的相关奠基性文献的推动下, 相关研究文献数量迅速增加。根据文献计量学和内容分析法的结果,将近 15 年来关于中医证候的规范化、客观化和本质的...